糖尿病飲食菜單這樣吃!一日三餐飲食規劃,讓你吃得營養又安心

身為糖尿病患者,飲食對身體數值的影響不可小覷!但糖尿病飲食菜單要怎麼安排?糖尿病飲食又有哪些地雷?不論你是糖尿病患者,還是身邊的照顧人,趕緊收藏文章,不再為了三餐吃什麼而煩惱,一起吃得健康又放心!

糖尿病是什麼?認識醣類代謝機制和血糖控制重點!

糖尿病是種慢性代謝疾病,健康的人吃進碳水化合物後,會轉換為葡萄糖供身體能量運用。但當身體的胰島素不足,或是胰島素功能出現異常時,葡萄糖就無法順利進入細胞,導致血糖升高、多餘的糖分會經由尿液排出,因此形成糖尿病。

更細節來說,碳水化合物依分子大小分為三個種類:多醣類(如澱粉、纖維質)、雙醣類(如蔗糖、麥芽糖與乳糖),與單醣類(如葡萄糖、半乳糖與果糖),只有單醣類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,並轉換為身體所需的能量。

單醣類經消化吸收之後,會透過血液循環運送至體內,部分會轉化為肝醣貯存於體內,部分則釋放到血液中,至於誰負責發號施令決定醣類用途——就是胰島素!當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作用時,醣類就無法正確的被身體作為能量使用。

影響醣類代謝的關鍵因素其實並不單一,包含遺傳基因、肥胖、情緒壓力、懷孕、藥物等,因此,得到糖尿病也不必過於自責沮喪,重要的還是定期回診、血糖監測及飲食控制,病情是能得到良好控制效果到。

目前最常見的糖尿病有兩種類型:

  • 第一型糖尿病:約占糖尿病患者的5-10%,好發於年輕族群,因此又稱幼年型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,主要是因自體免疫相關疾病,破壞了胰島素之細胞功能所引起。
  • 第二型糖尿病:約占糖尿病患者的90%,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,通常是因為胰島素阻抗性導致血糖升高,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,使糖分無法有效進入細胞。

至於怎樣算正常血糖?怎樣算血糖過高?可以參考以下表格:

 

正常

糖尿病前症候群

糖尿病

空腹血糖值

60-99 mg/dl

100-125 mg/dl       

≧126 mg/dl

飯後血糖值

60-139 mg/dL

140-199 mg/dL

> 200 mg/dL

糖化血色素

<5.7 %

5.7 %-6.4 %

≧ 6.5 %

隨機血糖值

--

> 200 mg/dL

血糖測量方式說明:

  • 空腹血糖值:需要空腹8小時以上,期間不可進食、飲水。
  • 飯後血糖值:用餐後2小時測量。
  • 隨機血糖值:在任何時間點測量,不論是空腹或飯後皆可。

糖尿病症狀還會伴隨三多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)、體重下降、視力模糊、傷口不容易癒合等,但糖尿病相較於其他疾病,症狀並不明顯,建議大家別輕忽例行性健檢的重要性,及早發現並治療才是根本之道。

糖尿病飲食控制:8大飲食原則完整解析!

正確的飲食方式不僅能保持身體數值穩定,均衡營養攝取

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十分重要,正確的飲食方式不僅能保持身體數值穩定,均衡營養攝取也能讓身體更健康,以下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8大原則,一起來了解吧!

1.定時定量進食原則

規律的進食時間和固定的食物份量,能幫助維持血糖穩定,避免血糖大幅波動。建議養成定時定量進食的習慣,避免暴飲暴食,以減少一次性大量進食對血糖造成的影響。

2.醣類食物份量固定

平均來說,每日應攝取1.5~4碗(以一般家用飯碗計算)的全穀雜糧類,且應攝取至少1/3以上的未精製全穀類,如糙米、全麥製品、燕麥等。每位糖友能攝取的醣類食物份量不甚相同,建議諮詢營養師或醫師,才能正確掌握適合自己的份量。

3.高纖維飲食原則

纖維質對人體十分重要,有助於維持消化道機能,並幫助穩定身體各項數值。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25-30克膳食纖維,而國人平均卻僅攝取到建議量的50%左右,仍有很大提升空間。因此,適量纖維質攝取千萬不可輕忽。

4.均衡飲食

雖然高纖維飲食很重要,但均衡攝取多元營養才是維持健康的核心原則!建議可以參照衛生福利部《我的餐盤手冊》飲食指南,確保每日飲食涵蓋6大類食物:全穀雜糧類、豆魚蛋肉類、乳品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。每種食物都能提供人體不同的必需營養素,缺一不可。

5.選擇低脂、低鹽或低油烹調食物

油脂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,但因現代的飲食習慣,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到過油、過鹹的食物,導致健康風險增加。因此建議遵循低脂、低鹽、低油的飲食原則,並以健康油脂作為主要來源,例如,橄欖油、芥花油等植物油,以取代動物性飽和脂肪與不健康的反式脂肪。

此外,調味時應適量使用調味料,以保留食材原味,避免過度添加鹽分或高鈉調味品,才能安心享受美味與健康兼具的食物。

6.避免精緻糖類或加糖食物

糖尿病患者應減少攝取含有精緻糖的甜點、糖果及加工食品,這些食物會使血糖迅速升高,增加控糖難度,長期下來更可能影響健康。日常飲品方面,建議以白開水為主,若要喝飲料也盡量選擇無糖茶。

7.減少攝取高熱量、高油脂食物

聚會上常見的炸雞、披薩等食物雖然美味,卻暗藏高熱量、高油脂食物的健康風險,這類食物不只影響糖友的身體數值,還可能導致肥胖或帶來其他生理疾病。若在社交場合難以避免,建議適量品嚐並搭配其他均衡飲食,減少可能對身體帶來的負擔。

8.避免抽菸、飲酒

其實菸草中的菸鹼和尼古丁會引起血糖升高,長期抽菸也可能引發各種大小病症,而酒看似沒有糖分,但其實酒精也會影響血糖升高。糖友若有長期抽菸、飲酒的習慣,建議應戒除,才能更好的控制身體數值。

血糖高飲食禁忌一次看!糖尿病不能吃這些食物

糖尿病不能吃這些食物

高血糖若未及時控制,可能會傷害到身體其他器官,帶來更多風險。控制血糖的基礎就是飲食,首先介紹血糖高飲食禁忌有哪些,一起成為掃蕩高血糖地雷的夥伴吧!

1.血糖高飲食禁忌食物清單

如果血糖已經脫離正常指數,建議應避開以下的食物:

  • 高升糖指數食物

升糖指數又稱為GI值,GI值愈小就愈能穩定生理,愈高就愈容易造成血糖波動。GI值分為≦55)、中(56~69)、高(≧70)三個等級,糖友們平時應避免攝取高升糖指數食物,包含白米飯、麵包、芒果、西瓜、香蕉、冰淇淋等。

  • 精緻糖類製品

精緻糖會用來增加甜味及口感,雖然加糖的食品風味較佳,但精緻糖容易被身體吸收消化,進而影響血糖波動。精緻糖包含砂糖、糖漿、冰糖等,通常會加在蛋糕、餅乾、冰淇淋、市售飲料等各式甜品內。

  • 高鈉食物

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,成人每日鈉攝取上限大約在2400毫克之內,高鈉飲食不僅對糖尿病患者不利,對於其他的身體數值也都有負面影響,因此糖友不僅要控糖也要控鈉,平時應少吃醃漬食品、紫菜、海帶、滷製食品等。

  • 加工食品

加工食品就是會額外添加食品添加物、色素、調味劑的食物,例如,肉乾、蜜餞、香腸等。加工食品通常高鈉、高糖分、高熱量,營養素也相對較少,對於健康可說是百害而無一利。

  • 含糖飲料

含糖飲料會添加精緻糖、奶精、化學香料等,不僅熱量高且營養價值低,又屬於高升糖指數的食品,在糖尿病飲食菜單中,是地雷中的地雷!

  • 高油脂食物

攝取過多的油脂會影響血糖下降的速度,平時應避免吃油炸食品、奶油、動物油(豬油、牛油),同時也能避免吃進太多的膽固醇及熱量。

  • 酒類

由於酒精及酒類中的糖分會影響血糖,糖友盡量不要飲酒。不過平時若真的數值控制得宜,也有取得醫師同意,少量的酒精(約莫250ml啤酒、100ml葡萄酒)是可以攝取的,但還是得隨時留意身體狀況,一有不適就盡快放下酒杯,才是健康的長久之計。

2.隱藏性糖類食物

說到含糖食物,直覺會想到甜點及飲料,但其實日常中還有許多隱藏糖食物,是糖友們生活中必須特別留意的陷阱!

其中包含醬料,例如:番茄醬、醋、味醂、沙拉醬、醬油;或是加工食品,像是甜不辣、魚丸、鯖魚罐頭等;甚至是台灣小吃常見的潤餅、麵線糊、滷肉都可能為了風味添加糖。

建議糖友們如果真的嘴饞想吃這些食物,記得要減少份量,以此降低攝入的糖分,並將糖類食物放到當餐的最後吃,便能嚐到美味又不超標。

糖尿病飲食菜單這樣吃!一日三餐營養飲食規劃

糖尿病飲食菜單只要遵守5大法則,也能變化出豐富多樣化的健康美食!

雖然介紹了許多不建議糖友吃的食物,但其實糖尿病飲食菜單只要遵守5大法則,也能變化出豐富多樣化的健康美食!

  • 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主食:例如,糙米飯、燕麥等。
  • 適量蛋白質攝取:以魚肉、雞胸肉、豆腐等優質蛋白質為主。
  • 多攝取高纖維蔬菜:確保餐盤的一半以上為綠色蔬菜。
  • 控制油脂與鹽分:烹調方式以清蒸、燉煮、涼拌為主。
  • 少量多餐:每天可以分為三餐兩點心,避免一次性大量進食造成血糖劇烈波動。

早餐菜單範例

鮪魚蔬菜蛋餅(不加醬)+無糖豆漿一杯

午餐菜單範例

五穀飯+乾煎鮭魚+涼拌菠菜+味噌湯

晚餐菜單範例

糙米飯+鹽烤秋刀魚+水煮花椰菜+白菜蛋花湯

看完以上的糖尿病飲食菜單範例,可以發現不需要吃得單調乏味才代表健康,在各種原型食物中變換種類,搭配簡單調味感受食物原味,就可以維持營養均衡,還能吃得健康又開心!

糖尿病可以喝牛奶嗎?飲品選擇完整指南全掌握!

不少糖友雖然戒了手搖,但偶爾還是會想喝點水之外的飲品,究竟糖尿病還有什麼飲料可以喝?糖尿病可以喝牛奶嗎?

鮮奶中含有乳蛋白、乳脂肪、乳糖,其中,乳糖是由葡萄糖與半乳糖組合而成,其甜度只有蔗糖的20%,所以即使鮮奶不甜但還是含糖,沒有把關好份量,仍會對血糖造成影響。

而市面上的一般成人奶粉,不少為了增添口感會加入精緻糖,但也有少部分廠牌為了糖尿病患者這類的特殊族群,打造合適的奶粉沖泡品,建議大家挑選時務必留意成分表,注意糖分的含量,以及其他營養素的比例,才能找到合適的飲品產品。

在糖尿病飲食菜單設計中,建議還是可以加入1杯乳製品,補充鈣質同時也滿足口腹之慾。

而除了牛奶之外,其實糖友們也可以喝綠茶、紅茶、花草茶、烏龍茶等各種無糖茶類,或是美式黑咖啡、無糖豆漿,都能讓糖友們品嚐到水以外的飲品,為自己打造日常中的小確幸。

還需要額外補充鉻嗎?鉻對糖尿病的好處一次看!

鉻(Chromium, Cr)是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,是葡萄糖耐受因子(GTF)的主要成分,主參與代謝調節。鉻主要存在於肉類、全麥製品、糙米、堅果、啤酒酵母等天然食物中。

鉻對糖尿病的好處主要有3大關鍵:

  • 提升機制敏感性: 幫助更有效的利用葡萄糖。
  • 調節不好的脂肪: 減少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濃度,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,有助降低疾病風險。
  • 減少併發症: 穩定控制,有助延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。

在進行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的基礎上,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,適量補充鉻以加強身體數值管理。然而,對於一般健康族群,從均衡飲食中即可獲取足夠的鉻,通常無需額外補充。

延伸閱讀:鉻對糖尿病的好處有哪些?營養師解析鉻的功效,了解鉻有多重要!

糖尿病飲食控制進階技巧:外食與運動飲食選擇指南!

糖尿病飲食控制,不僅限於在家烹調健康餐點,更要學會在其他情境中做出合宜的調整。以下提供實用的進階技巧,幫助糖尿病患者在各種情況中保持血糖穩定,維持健康生活。

外食選擇策略

雖然自己準備三餐,能做出最合適的糖尿病飲食菜單,但在外工作、聚會難免會碰到外食,不過外食並不代表不健康,只要遵循幾個大原則,外食也能吃得健康無負擔。

  • 選擇烹調方式健康的菜餚:優先選擇蒸、煮、烤、涼拌方式的餐點,減少油炸、紅燒或重口味的料理。
  • 增加蔬菜比例:如果是去可以自由搭配內容物的店家,例如,滷味店或自助餐,就可以多多夾菜,盡量保持餐點一半左右都是蔬菜。
  • 選擇優質蛋白質:避開加工肉品,盡量選擇原型肉品,例如,吃火鍋不吃火鍋料,蛋白質以肉盤、豆腐為主。
  • 學會適量取食:點餐時可要求減少主食份量,或與朋友分食餐點。
  • 先吃蔬菜、後吃主食:進餐順序影響血糖波動,建議先吃蔬菜和蛋白質,再吃含醣類的食物。

運動與飲食搭配

醫師及營養師都會鼓勵糖友們多運動,雖然運動是好事,但每位糖友的病情不一,有幾項注意事項要多留意,才能安心運動揮灑汗水。

  • 運動前後的飲食安排
  1. 運動前2小時內:適量補充低GI碳水化合物,如鮭魚飯糰、溏心蛋三明治以提供能量。
  2. 運動中:如果從事中高強度運動(如馬拉松、自行車競速),可以食用高升糖食物如能量果凍、香蕉,並隨身攜帶含糖食物,低血糖時可以立即補充。
  3. 運動後0.5-1小時:補充蛋白質與少量碳水化合物,例如,茶葉蛋+香蕉,幫助修復肌肉與穩定血糖。

並請留意運動前的血糖狀況,確保運動前血糖值在理想範圍(100–250 mg/dL),避免過低或過高的血糖狀況影響運動安全。也應避免空腹運動,因為空腹運動易導致低血糖,建議至少在運動前30分鐘少量進食,為身體事前提供能量。

血糖自我監測

身為糖尿病患者,數值的自我監測能幫助糖友掌握身體狀況,也能及早發現問題、調整生活習慣,接續就讓我們說明什麼時機該做監測,又要如何判讀數據吧!

  • 監測時機建議
  1. 每日重點時段: 起床後、餐前、餐後2小時、睡前,以及運動前後。
  2. 特殊狀況: 如感冒、生病、壓力大或服用新藥時,需增加監測次數。
  • 目標範圍:
  1. 飯前血糖:80–130 mg/dL
  2. 飯後2小時血糖:<180 mg/dL
  3. 糖化血色素(A1C):<7%
  • 異常情況:
  1. 飯後血糖高於200 mg/dL: 需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  2. 血糖偏低(<70 mg/dL): 可能需要即時補充糖分。
  3. 若飯後血糖與飯前血糖差距超過60 mg/dL,則需調整餐食份量與用餐順序。
  • 如果發生異常情況,可以嘗試:

  1. 飯後血糖偏高時:減少下一餐碳水化合物攝取量,或調整烹調方式,如果持續居高不下,就必須考慮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。
  2. 血糖偏低時:補充含糖飲品或適量糖分,同時檢查進食與用藥時間是否過長。
  3. 記錄與分析:每週監測2~4組飯前與飯後的「配對血糖」,搭配食物種類與份量記錄,協助醫師及營養師調整治療計畫。

推薦閱讀:缺鈣症狀有哪些?小心這10種警訊!了解缺鈣原因及如何補充鈣質

身為糖尿病患者,飲食對身體數值的影響不可小覷!但糖尿病飲食菜單要怎麼安排?糖尿病飲食又有哪些地雷?不論你是糖尿病患者,還是身邊的照顧人,趕緊收藏文章,不再為了三餐吃什麼而煩惱,一起吃得健康又放心!